《甘肅社會科學》2022年第6期
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
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涵及理論價值/喬清舉(1)
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態意義/張斯珉(10)
紀念毛澤東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80周年專題
馬克思主義美學要以人民為中心
——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的人民美學思想/韓振江(18)
“經”與“權”的辯證法
——重評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的兩個基本原則/陳黎明(25)
結合、領導權與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共同體的建構/陳然興(33)
哲學·美學
審美何以與教育相關聯?
——論席勒游戲沖動概念的三層內涵及其詮釋學維度/盧春紅(42)
現代性圖景中信念建構的自我化嬗變侯選明(53)
文學
中國藝術學的“藝以載道”傳統/韓偉(63)
《史記》藺相如經典形象的生成/楊玲(72)
法學
公司法修改研究(三篇)
股權隱名投資規制的立場及法律方法論檢討/郭富青(82)
論團體法思維在《公司法》修改中的運用/李長兵(95)
公司違法減資糾紛裁判路徑的檢討與立法矯正/何林峰(105)
論《民法典》中的事實扶養/房紹坤,肖朦愷(116)
論人格權禁令程序的路徑選擇/張海燕,蘇捷(127)
經濟·管理
從價格決定到人民向往
——論中國經濟學的理論特色與核心邏輯/趙儒煜(138)
基于共同富裕視角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/張永麗(148)
多重監管約束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提升/寧薛平,袁國方(160)
消費需求擴容升級助推全球價值鏈攀升/汪瓊,蔣瑛(169)
新格局下的制造業發展
產業鏈韌性的支撐基礎:基于產業根植性的視角/李曉華(180)
制造業比重變化的內在規律和政策選擇
——基于21個經濟體的國際經驗分析/許召元,李德軒(190)
制造業企業如何通過數智化轉型突破“服務化困境”?/余東華,張恒瑜(203)
社會
社會分層與農村代際收入流動性別差異研究/陳杰,向晶(218)
國家的文化相關性:一種人類學的國家解釋路徑
——基于《尼加拉》的文本解讀與理解/谷中原,李亞偉(229)
編輯部信箱:gssk143@126.com
責任編輯、分管欄目及信箱(以姓氏筆畫排序):
馬大晉(經濟、管理)gsskmdj@163.com
巨虹(文學、歷史)juhong1984@126.com
包米爾(哲學、馬克思主義)baome8913@163.com
楊文德(法學、政治)lawwende@126.com
熱卓辛措(社會)rezhuo1230@163.com
聲明: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
舉報電話: 0931-5162091
賬號+密碼登錄
手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